子宮肌瘤手術│微創腹腔鏡手術 縮短復原時間│醫專薈婦科資訊中心

子宮肌瘤十分普遍,以微創腹腔鏡手術切除,可保留子宮功能,適合仍有計劃生育的患者,微創手術可縮短復原時間。

子宮肌瘤手術後需要休息幾天?完整解析術後恢復與注意事項

子宮肌瘤手術是許多女性常見的婦科問題治療方式,雖然子宮肌瘤大多數是良性腫瘤,但當症狀嚴重時,可能需要通過這種手術來解決問題。手術後的恢復期是許多患者關心的重點,尤其是子宮肌瘤手術要休息幾天這個問題。本文將詳細解析子宮肌瘤手術的類型、術後休息時間及恢復注意事項,幫助患者更好地規劃術後生活。

子宮肌瘤手術的常見類型

子宮肌瘤手術主要分為以下幾種方式,每種手術的適用情況和恢復時間有所不同:

● 腹腔鏡手術:這是一種微創手術,通過小切口進行操作,傷口小、恢復快,適合肌瘤數量較少且體積較小的患者。

● 子宮鏡手術:通過陰道進入子宮腔進行手術,無需外部切口,適合黏膜下肌瘤的患者。

● 開腹手術:適用於肌瘤體積較大或數量較多的情況,雖然創傷較大,但能徹底清除肌瘤。

● 子宮切除術:對於不再計劃懷孕且症狀嚴重的患者,可以考慮切除子宮以徹底解決問題。

每種手術方式都有其優缺點,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推薦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子宮肌瘤手術後需要休息幾天?

子宮肌瘤手術要休息幾天是許多患者術前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實際上,休息時間取決於手術類型和個人恢復情況:

● 腹腔鏡手術(腹部微創手術):由於是微創手術,傷口小、出血少,患者通常需要休息1-2週即可恢復日常活動。腹部微創手術的復原時間相對較短,適合希望快速恢復正常生活的患者。

● 子宮鏡手術:恢復期更短,約3-5天即可恢復輕度活動,1週內可恢復正常生活。

● 開腹手術:由於創傷較大,患者通常需要休息4-6週,並避免提重物或劇烈運動。

● 子宮切除術:恢復時間較長,可能需要6-8週,具體時間視個人情況而定。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表面傷口癒合,內部組織的恢復仍需時間,因此患者應嚴格遵循醫生的建議,避免過早恢復高強度活動。

子宮肌瘤手術的風險與併發症

雖然子宮肌瘤手術是一種常見且安全的治療方式,但仍存在一定的風險,包括:

● 感染:術後傷口護理不當可能導致感染,需按時服用抗生素並保持傷口清潔。

● 出血:術後少量出血是正常現象,但如果出血量過大,應立即就醫。

● 復發風險:部分患者可能在術後幾年內再次出現肌瘤,需定期追蹤檢查。

為降低風險,患者應選擇經驗豐富的醫生進行手術,並嚴格遵循術後護理建議。

術後追蹤與長期管理

子宮肌瘤手術後,定期回診是確保恢復順利的重要步驟。醫生會通過超聲波檢查等方式評估恢復情況,並提供進一步的建議。此外,以下幾點有助於預防肌瘤復發:

● 飲食調整:減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攝入,多吃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如藍莓、綠茶)。

● 運動習慣:適度運動(如瑜伽、游泳)有助於維持荷爾蒙平衡,降低復發風險。

● 壓力管理:長期壓力可能影響荷爾蒙分泌,建議通過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減壓。

患者常見問題解答

子宮肌瘤手術後可以馬上上班嗎?

這取決於手術類型和工作性質。腹腔鏡手術患者通常1-2週後可恢復輕度工作,而開腹手術患者則需要更長時間。

術後需要特別護理嗎?

是的,術後需注意傷口護理、飲食調整及活動限制,並按時回診追蹤。

子宮肌瘤手術要休息幾天才能運動?

輕度運動(如散步)可在術後1-2週開始,但劇烈運動需等到完全恢復後(約4-6週)。

子宮肌瘤手術是解決子宮肌瘤問題的有效方式,但術後的恢復期需要患者特別注意。瞭解子宮肌瘤手術要休息幾天以及相關的恢復建議,可以幫助患者更好地規劃術後生活,減少併發症風險,並早日恢復健康。

瞭解肌瘤手術:治療選擇、手術方法和康復

肌瘤是一種常見的婦科問題,是生長在子宮壁內的良性腫瘤。對於一些症狀嚴重的患者來說,手術可能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本文提供了有關子宮肌瘤手術的不同選擇、手術方法和恢復期的資訊。

肌瘤手術的治療選擇

1. 手術切除:手術切除是一種常見的治療選擇,可切除肌瘤以解決相關症狀和問題。 2.子宮切除術:對於不打算生育或已經生育的女性來說,子宮切除術是一種可以考慮的選擇。它完全切除子宮,從而消除子宮肌瘤的問題。 3.子宮動脈栓塞術:這是一種非手術治療方法,通過阻斷子宮動脈的血流來縮小子宮肌瘤的大小。 4. 藥物治療:在某些情況下,醫生可能會建議使用藥物來縮小肌瘤或減輕相關症狀。

肌瘤手術的常見方法

剖腹手術:對於患有較大肌瘤或其他併發症的患者,可能需要進行剖腹手術。該手術涉及通過腹部切口切除肌瘤或子宮。腹腔鏡手術:腹腔鏡手術是通過在腹部插入腹腔鏡和其他小型手術工具來切除子宮肌瘤的微創手術方法。它的創傷更小,恢復時間更快。子宮肌瘤切除術:對於肌瘤較小的患者,部分子宮肌瘤切除術可能是一個合適的選擇。在這種類型的手術中,醫生直接切除肌瘤,同時保留子宮的其餘部分,從而保留子宮功能和女性的生育能力。

肌瘤手術只能切除肌瘤嗎?會復發嗎?

子宮肌瘤手術範圍

子宮肌瘤切除術:這是一種保留子宮的手術,僅切除肌瘤,而保留子宮的其餘部分。此選項通常適用於希望保留生育能力的女性。子宮切除術:這是完全切除子宮。對於已完成生育或不想再次懷孕的女性來說,這可能是一個選擇。根治性子宮肌瘤切除術可以通過開腹手術(開腹子宮切除術)或腹腔鏡手術(腹腔鏡子宮切除術)進行。

肌瘤復發的風險

1.年齡:年齡越小,肌瘤復發的風險通常越高。 2.肌瘤的特徵:肌瘤的大小、數量和位置可能會影響復發的風險。較大的肌瘤和多發性肌瘤可能會增加復發的可能性。 3.手術方式:子宮肌瘤切除術通常保留子宮,因此與根治性子宮肌瘤切除術相比,復發的風險可能更高。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所有接受肌瘤切除的患者都會復發,具體的復發風險需要根據個體情況進行評估。 4、遺傳因素:有研究表明,家族中有子宮肌瘤的人,復發的風險可能會增加。

子宮肌瘤手術恢復期

1.剖腹手術:剖腹手術是大切口手術,因此恢復期較長。通常需要 4 至 6 周才能完全康復並恢復正常的日常活動和工作。 2.腹腔鏡手術:腹腔鏡手術是一種微創手術,需要的恢復時間比開腹手術短。大約需要 2 至 4 周才能恢復正常活動。 3.局部子宮肌瘤切除術:局部子宮肌瘤切除術的恢復期相對較短。通常需要 2 至 4 周才能恢復正常的日常活動。

請注意,以上恢復時間僅供參考,實際恢復時間可能會因患者年齡、身體狀況、手術複雜程度及個人因素而有所不同。您的醫生會根據您的具體情況提供更準確的康復指導。

子宮肌瘤手術注意事項

1. 醫生指導:嚴格按照醫生的指導進行康復,包括使用處方藥物、傷口護理等。 2. 休息、避免劇烈運動:恢復期間避免劇烈運動、提重物和長時間站立時間,以免對手術部位造成壓力或導致出血。 3、注意傷口護理:按照醫生的指示進行傷口護理,保持傷口乾燥清潔,避免感染風險。 4.飲食和飲水量:遵循健康的飲食習慣並攝入足夠的水,以幫助恢復和預防便秘問題。 5.關注身體信號:在恢復期間,密切關注身體是否有任何異常信號,包括: 出血:手術後陰道輕微出血屬正常現象,但如果出現出血過多、持續出血或血塊等異常情況,應立即向醫生報告。疼痛:手術後可能會出現一些不適或疼痛,但如果疼痛嚴重、難以控制或持續存在,請立即就醫。尿頻或尿急:某些手術可能會對鄰近結構施加壓力,導致尿頻或尿急症狀。如果這些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應尋求醫生的建議。發燒或感染跡象:高燒、發冷、傷口紅腫、分泌物異常等可能是感染跡象。如果出現這些情況,請立即就醫。

請注意,子宮肌瘤手術是一種個體化的治療選擇。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和需求,醫生會選擇最適合的手術方法。在考慮手術之前,建議與專業醫生進行評估和討論,制定出最適合您的治療方案。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不能代替專業醫療建議。如果您有任何疑問或需要更多資訊,請諮詢您的醫生或醫療專業人員。

Recommended reading

子宮肌瘤手術│微創腹腔鏡手術 縮短復原時間│醫專薈婦科資訊中心

子宮肌瘤十分普遍,以微創腹腔鏡手術切除,可保留子宮功能,適合仍有計劃生育的患者,微創手術可縮短復原時間。

婦科資訊 Archives - 頁2,共3 - 醫專薈婦科資訊中心

不少女士生育後都出現尿滲,甚至子宮下垂的問題,究竟有甚麼方法可以預防及改善症狀?懷孕期間又有什麼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妳知道嗎?每16名婦女當中,便有一人有機會患上乳癌。 乳癌是在香港女性身上最常發現的癌症,位列本港女性癌症殺手第三位,僅次於肺癌和大腸癌。根據衛生署資料,於2017年共有721名女性死於乳癌,佔女性癌症死亡人數達12.3%。 不少女士都深受經痛困擾卻習以為常。事實上,經痛有機會是因患上子宮內膜異位症(Endometriosis)。患上此症可能引發「朱古力瘤」,影響成孕,女士如有懷疑,應及早接受身體檢查! 尿失禁是女性常見的婦科疾病,究竟尿失禁有何治療及預防方法?一齊聽聽婦產科專科醫生陳穎賢醫生的專業解答! 子宮頸癌是香港常見癌症之一,香港每年平均有四百位以上婦女患上此癌症。發病年齡由二十歲至七十

「朱古力瘤」影響成孕? - 醫專薈婦科資訊中心

不少女士都深受經痛困擾卻習以為常。事實上,經痛有機會是因患上子宮內膜異位症(Endometriosis)。患上此症可能引發「朱古力瘤」,影響成孕,女士如有懷疑,應及早接受身體檢查! 子宮內膜異位引發「朱古力瘤」 什麼是「朱古力瘤」?卵巢、輸卵管及骨盆腹膜因子宮內膜異位而形成的腫囊,即屬「朱古力瘤」。由於它不一定引起痛楚,故多只會在準備懷孕前的身體檢查時發現;當腫囊破裂時,內裏的液體會流進體腔,導致劇痛及形成黏連(疤痕組織)。 子宮內膜是子宮內層的表皮,一旦生長至子宮以外的器官或組織,便屬子宮內膜異位症。由於子宮內膜異位引起黏連,令卵子未能順利通過輸卵管到達子宮受精,因而減低受孕機會,甚至不孕。較罕見的情況是,子宮內膜移位出現在膀胱、腸道等其他器官或位置。 在月經周期內,子宮內膜(即子宮內膜異位)會逐漸增厚及充血

部分女士被診斷有婦科問題後,需要接受手術治療,但一聽到「手術」二字表現抗拒,擔心術後會減低將來成孕的機會。當中包括剛滿40歲的 Millie 得悉要接受切除子宮肌瘤手術,頓時表現得很憂慮,擔心是否要將整個子宮切除?又會否影響將來懷孕呢?

受子宮肌瘤病徵影響須接受手術治療

事緣 Millie 經常腹脹不適,每次來經時痛楚劇烈,加上尿頻問題纏繞多時,令她不得不求醫治理。接受超聲波檢查後,醫生診斷她患上子宮肌瘤。雖然子宮肌瘤屬良性囊腫,除黏膜下肌瘤 (粘膜下肌瘤)有機會引致不育而需要及早處理之外,大多數情況下,當肌瘤體積較細而又沒有明顯病徵,一般是毋須接受治療的。不過由於Millie的病徵已對日常生活造成不便,因此醫生建議她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以解決肌瘤愈變愈大的風險。

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分佈圖 (版權為醫專薈婦科資訊中心所有)

切除子宮肌瘤多採用微創手術

很多女士也跟Millie一樣,聽到「手術」會心驚膽戰。事實上,現代醫學技術先進,切除肌瘤已從傳統剖腹手術,俗稱「開大刀」,改良至微創腹腔鏡切除術。

婦產科專科醫生陳穎賢表示,在子宮肌瘤手術過程中,醫生會按患者病情,在患者腹部開3個或以上小切口取出子宮肌瘤。微創手術與傳統手術所達致的效果相近,不過前者造成傷口較細,失血量較少,有助減低傷口痛楚及感染機會,加快康復速度,一般術後兩至三天已可出院,疤痕也不顯眼。此手術可保留子宮功能,適合仍打算生育的患者,惟術後肌瘤有機會復發。如患者無生育計劃,醫生才會按情況考慮子宮切除術根治病情。

微創手術助治療影響懷孕的囊腫

不少女士往往擔心手術後會減低成孕機會,無疑多慮了。除治療子宮肌瘤,微創腹腔鏡亦可應用於處理其他有可能阻礙懷孕的婦科疾病,若及早治理,並以腹腔鏡手術切除,反而起到正面作用,包括:

少吃激素食物減復發機會

聽過醫生講解後,Millie總算釋除對子宮肌瘤手術的疑慮,並按建議接受手術切除肌瘤。不過醫生提醒她,由於子宮肌瘤的形成被認為與雌激素有關,即使經過治療,停經前皆有可能復發。為減低患病或復發風險,女士宜避免進食含雌激素的食物,如雪蛤膏、燕窩等;另可定期進行超聲波掃描,監察健康狀況。

( 以上內容謹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治療建議。如有任何疑問,請向專業醫護人員查詢。)


立即查詢
立即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