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tie懷孕三個月,被朋友戲稱為緊張大師,因為她一日三餐都關注是否攝取足夠營養給寶寶發育,最讓她煩惱如何選擇適合的分娩方法,順產還是剖腹產好呢?

俗語話「生仔十級痛」,Katie自覺十分怕痛,所以打算選擇剖腹產,但得知順產有利產婦加快復元,在分娩過程中對寶寶影響相對較少,令她感到矛盾,因此諮詢婦產科醫生意見,有什麼止痛方法呢?

醫生安撫Katie每名產婦經歷的產程、忍受產痛的程度不盡相同,例如作動時的漸進式陣痛,有機會長達10小時或以上;還有分娩時嬰兒通過陰道產生的撕裂痛楚,期間子宮頸更大幅擴張(約10厘米或10度)至嬰兒出生,部分產婦於開至2度已劇痛難耐,還要忍受為方便嬰兒出生須「剪會陰」、分娩後縫合傷口等。

分娩止痛法

「無痛分娩」是甚麼?

Katie關心經常提及的無痛分娩是甚麼?又是否真的無痛呢?

「無痛分娩」在醫學上稱為脊椎硬膜外麻醉,過程中產婦會接受適量局部麻醉,通過一條細小的導管,把麻醉藥注射於脊椎硬膜外腔,以麻痹脊椎之間的神經末梢,達到止痛效果;同時產婦仍感覺到子宮收縮,並需跟隨醫護指示控制用力,因此稱為「減痛分娩」更貼切。

藥物及非藥物鎮痛

另外,現時已有各式各樣分娩止痛方法讓生產變得順利,例如:

  • 非藥物類鎮痛:水療按摩、分娩球、聽音樂等方法紓緩陣痛
  • 藥物類鎮痛:最常採用氣體止痛(又稱「吸笑氣」)
    • 產婦只須戴上面罩,當子宮收縮時吸入氣體,功效約於半分鐘內產生,過程簡單安全,對母胎均不會構成不良影響。

水中分娩可靠嗎?

Katie好奇問:「歐美有不少孕婦推崇水中分娩,聲稱可減低痛楚時間、加快分娩,同時減少陰道損傷,是否可靠呢?」

水中分娩在歐美大受準媽媽歡迎,惟好處仍欠醫學研究支持。據美國婦產科學院指引,產婦於第一產程進行水療按摩的確有助紓緩陣痛,減少使用麻醉藥物及促進生產,但水中分娩安全性仍存疑,宜先諮詢醫生意見。

醫生提醒Katie,產後要注意保養,例如多鍛煉骨盆底肌肉,強化因懷胎及分娩過程導致該組肌肉鬆弛。

若長期缺乏保養,或會導致日後較易出現骨盆底器官脫垂情況,容易造成子宮下垂尿失禁等問題。

(以上內容謹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治療建議。如有任何疑問,請向專業醫護人員查詢。)


立即查詢
立即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