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香港大学发表一项“香港市民厕所卫生习惯混合方法研究”问卷调查的结果,发现 44% 受访者冲厕不掩盖,而 43% 受访者不会用酒精消毒厕板。研究结果已于《生物医学公共卫生期刊》(BMC Public Health)发表。
有份参与研究的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表示,半粒红豆大小的粪便已藏有高达 1000 亿粒病毒,人体只要吸入当中 100 粒已可致病,可见公厕的病毒及细菌量惊人。其实冲厕时所溅起的水花可冲至 6 呎外,因此冲厕时必须盖上厕盖才能有效防止细菌及病毒飘散到空气之中。
无论男女,在疫情持续的情况下,注重个人卫生尤其重要,包括常戴口罩及勤洗手,如厕后关好盖才冲厕等。而对女士来说,即使没有疫情,平日到公众洗手间如厕是也要小心奕奕,以免有机会感染细菌,甚至直接或间接因此而患上妇科疾病。
不用多说,公众洗手间存在许多卫生陷阱,来自尿液和粪便的细菌如金黄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等,容易令女士感染尿道炎、阴道炎或膀胱炎等妇科病症。细菌亦有机会沾在厕所内的物件上,使用者可能会透过接触而传播或受感染。
坐“无影凳”如厕坏处多
部分女士为了不让身体接触公厕厕板,会选择踏在厕板上如厕,或是以“扎马”形式凌空小便。然而踏在厕板上如厕,可能令座厕损坏,容易造成危险;笔者亦不建议坐“无影凳”,因为凌空如厕的姿势会令腹部用力,反令骨盆底肌肉松弛,较易出现尿渗问题;长此下来,老年时或会出现膀胱无力症,影响如厕。
另外,也有女士嫌公厕太脏,只愿在较为私人的洗手间才如厕,外出时宁愿少喝水,即使感到尿意也要死忍,到回家后才肯上厕所。憋尿是个坏习惯,因尿液在膀胱停留时间过长,容易滋生细菌,增加泌尿道感染机会,同时造成膀胱压力上升,影响肾脏功能;经常忍尿亦会使膀胱的肌肉过度伸展,可引致膀胱无力症,实在是弊大于利。
女士如厕自保贴士
- 在外如厕时,首先以厕格内附有的消毒喷剂来拭抹厕板,亦可使用即用即弃式的马桶垫纸,有效阻隔身体与厕板的接触。
- 如洗手间未有提供上述物品,可用纸巾垫在厕板上,平日多自备湿纸巾及酒精搓手液,尽量减少感染细菌的机会。
- 如厕前可先投一张纸巾入座厕内,以防水花溅起。
- 因为公厕的冲水掣、门把、厕板和水龙头都沾染细菌,最好以纸巾隔着触碰,避免弄污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