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妇科癌症的发病率不断急升,例如乳癌更首次超越肺癌成为全球最常见癌症,女士不得不留神!子宫颈癌在本港十大常见癌症之一,但也是少数可透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癌症类型。
子宫颈癌主要成因
子宫颈癌属于恶性肿瘤的一种,可入侵相邻的器官如阴道、骨盆,亦能扩散至与子宫颈相距较远的器官如肝脏、脑部等。早期子宫颈癌未必有任何症状,但若有以下病征,则宜及早求诊。

此症多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所致,部分人受感染后,身体的免疫功能未能自行清除HPV病毒,若然高危类别的HPV病毒感染持续,如HPV 16、18、31、33 或45,便会令子宫颈出现异常细胞病变,亦即子宫颈上皮内病变。此种病变若处理不当,10年内有机会变成癌症。另外,部分HPV病毒感染可引致生殖器官出现性病疣,即俗称的「椰菜花」。
由于HPV病毒主要经性接触传染,即使女士一生中只有一个性伴侣,如对方曾与受感染的人士发生性行为,也有机会因此把病毒带过来。另一方面,过早发生性行为、有多个性伴侣,又或是性伴侣滥交等,均会增加感染风险。
吸烟人士、首次怀孕时年纪较轻及多次生育者,以及免疫力不足的人,若感染HPV病毒,则有较高风险发展成为子宫颈癌。

接种疫苗可预防子宫颈癌
由于HPV病毒已被证实为子宫颈癌的主要病因,注射子宫颈癌疫苗(又称HPV疫苗)既能预防子宫颈癌,又能减低感染HPV病毒而引致的生殖器官癌症和疾病,例如阴道癌、肛门癌、性病疣等。
现时,香港市面注册的子宫颈癌疫苗共有3款,分别为二价疫苗、四价疫苗及九价疫苗。

已发生性行为 接种疫苗仍有效
由于子宫颈癌疫苗对未感染过HPV病毒的人士最有效,因此香港政府由2019/20的学年起,已将此疫苗纳入「香港儿童免疫接种计划」之中,为就读小学五年级的女童接种第一剂(九价子宫颈癌疫苗),而第二剂则在翌年升读六年级时接种。
至于已有性行为的女性,只要仍未受HPV病毒感染,疫苗仍可发挥九成以上的预防功效。倘若不幸已感染了HPV病毒,接种疫苗虽不能清除已感染的HPV病毒类型,但仍可预防其他仍未感染的HPV病毒。因此为了保护自己,不同年龄的女性都应考虑疫苗接种。
安全性行为预防子宫颈癌
要有效预防子宫颈癌,可采取以下措施,减低患癌风险:
- 避免过早发生性行为,以及尽量维持单一性伴侣;
- 安全性行为,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套;
- 在未有性行为之前接种HPV 疫苗;
- 避免吸烟
( 以上内容谨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如有任何疑问,请向专业医护人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