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質性膀胱炎症狀及成因

症狀

間質性膀胱炎的症狀因人而異,會隨著時間而改變。很多時候會因與其它病(如尿道炎)相似而被錯誤診斷。

  • 不明的壓力或痛楚出現在尿道、陰道、恥骨、大腿內側、下腹、下背部、腹股溝或上述的結合。
  • 行房時或事後感到痛楚。
  • 排尿次數頻密,有時感到痛楚(正常人每天排尿大約 6 至 7 次;IC 病人每天排尿多達 16 至 60 次)。
  • 每晚排尿次數超過 1 次。
  • 每年被診斷患尿道炎的次數超過 2 次。
  • 在經期時、過敏反應時、受壓時或進食某些食物後,上述症狀有所加劇。
間質性膀胱炎患者可能會感覺恥骨疼痛。

成因

這個病並非受外來細菌感染引起,然而直至今天,仍沒有任何醫學權威能肯定間質性膀胱炎的真正成因。專家普遍有幾套理論,包括:

  • 「GAG理論」
    最普遍的是「GAG理論」,膀胱內有一層稱為「GAG」的保護膜,這層保護膜主要避免尿液直接刺激膀胱,以及避免尿液直接流入血管,如果 GAG 保護層有破損,尿液便可以刺激膀胱,令膀胱肌肉壁發炎和疼痛;另外亦可能因為細菌藏在膀胱細胞內,即使尿液測試亦無法發現,有部分患者對某些食物產生過敏反應,或者身體自我釋放引致發炎的物質。

    昔日大眾對此症幾近毫無認識,直至十多年前毒品 K 仔(氯胺酮)盛行,發現服食者會出現膀胱膜受損,致尿液刺激膀胱,引起痛楚、尿頻,甚至腎功能受損的情況,IC 始漸為人認知。

  • 細菌感染理論
    泌尿婦科醫生陳穎賢醫生解釋,間質性膀胱炎的症狀跟細菌感染的下尿道炎相似,一些專家相信前者亦為細菌感染所導致,但有些時候未必能夠在小便化驗中發現尿液中帶菌,因而抗生素亦未能對患者產生作用。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細菌存在於膀胱細胞內,故尿液測試不能將其發現。
  • 其他理論
    • 膀胱炎後的免疫反應
    • 自體免疫系統疾病的膀胱變化
    • 因不明原因引起過敏體質
    • 對體內的一些物質或對某些食物產生過敏反應,如吃過多辣、吃甜,情緒波動
間質性膀胱炎的成因仍未有定論,但一些專家認爲間質性膀胱炎有可能由細菌感染。

較易患病人士

雖然間質性膀胱炎多發生在女性身上,但愈來愈多男性被診斷患有此病,而此病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種族或性別的人士身上。根據非正式統計,大約 25% 的病人第一次發病是在 30 歲前,而平均年齡為 44 歲。

立即查詢
立即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