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底肌肉運動 子宮下垂非手術治療│醫專薈婦科資訊中心

骨盆底肌肉運動可改善及預防女士輕微的子宮下垂及尿失禁問題。若患者出現輕微的子宮下垂情況,醫生會建議進行骨盆底肌肉運動以改善情況,或利用子宮托支撐。子宮下垂情況嚴重者,有機會需要手術治療進行切除或修補。

盆底肌肉運動—預防和治療婦科疾病的有效途徑

盆底肌是人體最重要的肌肉群之一,但卻很少受到重視。這些肌肉位於盆底,支撐著膀胱、子宮、直腸等器官,對尿失禁、陰道鬆弛、性欲減退等問題有很大影響。本文將帶你認識什麼是盆底肌肉及盆底肌肉鬆弛和子宮下垂原因,同時介紹盆底肌肉運動的好處、功能、鍛煉方法和運動注意事項等。

甚麼是盆骨底肌肉?

盆骨底肌肉又稱為盆底肌群或骨盆底肌肉,是圍繞和支持骨盆底部的一群肌肉。它主要包括這些肌肉:恥骨尾肌,盆底最重要的肌肉,呈扇形,支撐並圍繞會陰、陰道和直腸。恥骨直腸肌,U字型,與pC肌合作維持糞便和尿液的控制。外括約肌,包圍並控制肛門開閉。內括約肌,最裏層括約肌。

盆底肌肉的主要功能是支持盆腔器官(如膀胱、子宮、直腸),保持其位置,並協助控制小便與大便的排出,它們在性交時也起重要作用。盆底肌肉鬆弛會導致各種盆底症狀,如尿失禁、子宮下垂、直腸脫出等,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因此保持盆底肌肉健康十分重要。

容易骨盆底肌鬆弛和子宮下垂的原因及人群?

分娩後的婦女,尤其是經歷過自然分娩或助產的婦女,由於胎兒通過產道時可能會損傷或過度拉伸盆底肌群和薄的韌帶組織,導致盆底鬆弛或子宮下垂。還有絕經後的婦女,絕經後由於雌激素水準下降,會使盆底肌組織和韌帶變薄、鬆弛。不但是上年紀及分娩後的女性,體重過重或肥胖的年輕女性亦有機會。因大量脂肪的壓力增加了盆腔內的壓力和重量,可能會拉伸盆底肌支撐結構。同時長期進行重體力勞動的女性,因頻繁的提舉重物,可增加腹壓或導致盆底肌肉和韌帶損傷。注意咳嗽性疾病(如哮喘)和長期便秘的女性,長期提高腹壓也是誘因。另外,家族遺傳也可能增加骨盆底肌鬆弛發生率。

什麼是盆底肌肉進行運動能力訓練?

盆底肌肉運動訓練是通過有意識地收緊和放鬆盆底肌肉來加強和保護盆底肌肉的訓練方法。盆底肌是支撐盆腔器官的肌肉群,包括尿道括約肌、陰道括約肌和直腸括約肌。

盆底肌肉運動方式主要有兩種

第一種盆底肌肉運動,首先我們需要將骨盆底肌肉放鬆,通過放鬆肌肉使得盆地的肛門肌肉能夠用力收縮數 5 秒,然後再放鬆肌肉,這樣不斷地來回做著。每組 10 次,每日 3 組,當我們習慣後可慢慢增加至 20 次。第二種盆底肌肉運動,主要是肛門用力夾緊後直接放鬆,休息一下之後再重複做相同的動作。同樣也來回不斷地做著,但是不計較次數,主要是依賴於我們的毅力。

如何具體進行盆底肌肉運動?

1.選擇一個舒適的姿勢,可以站立、側臥、仰臥或坐著。保持雙腿放鬆。

2.找到並識別你的盆底肌肉,輕輕地收縮或“提起”會陰和肛門區域,感覺到肌肉在收緊和移動,這就是你的盆底肌在工作。一個簡單的方法是在小便時中斷或減慢尿流,感受被提起的肌肉就是它們。

3.慢慢收縮和提升你的盆底肌肉,感受肛門和會陰部分也被提起,保持收縮狀態5秒鐘再慢慢放鬆。

4.在完全放鬆後,再次收縮盆底肌肉,可重複10-15次為一組,每天做幾組。

5.注意不要收縮臀部和大腿的肌肉,在盆底肌收縮運動的同時,需將注意力放在放鬆和收縮盆底部上面。

6.可以在生活中多次進行運動,如上下班路上,看電視時等。你也可以在進行性行為時試著收縮和放鬆盆底肌肉,體會那些肌肉群的神奇。

堅持空閒時間就進行盆底肌肉運動有助於增強盆底肌肉的力量,預防和治療盆底肌鬆弛、下垂等功能障礙。反復的練習這些盆底肌肉運動收縮的步驟,你就可以慢慢體會並掌握這些無法看見的重要肌肉,這是進行盆底肌肉運動訓練的重要一步。

盆底肌肉運動達到效果的時長?

運動是要堅持不懈的,通常需要持續盆底肌肉運動訓練12周左右,每天3-4次,每次15-20分鐘,才能初看到成效。但是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訓練方法不同,也會影響鍛煉效果,所以有的人可能需時更長才能達到目的。

盆底肌肉運動訓練中應注意什麼?

(1)確保正確的姿勢:盆底肌肉運動訓練時,保持身體放鬆,站直或坐著,避免駝背或僵硬的姿勢。

(2)避免過度收緊:盆底肌肉過度收緊可能導致肌肉疲勞和損傷,要注意收緊的程度和時間。

(3)頻率不宜過高:盆底肌肉運動訓練應每天進行2—3次,過度頻繁的訓練可能導致肌肉疲勞和損傷。

(4)注意呼吸:訓練盆底肌肉時,注意深呼吸,避免憋氣或呼吸不穩。

盆底肌肉運動訓練的好處?

盆底肌肉運動鍛煉是一種簡單有效加強和保護盆底肌的方法,對預防和改善尿失禁、陰道鬆弛、多發性息肉等有重要作用。特別是對女性、孕婦、產後女性、更年期女性、患有尿失禁、陰道鬆弛等問題的人,通過適當的訓練方法和預防措施,可以安全地進行盆底肌訓練,提高生活品質和健康水準。此外,男性還可以通過盆底肌肉運動訓練,預防和改善尿失禁和勃起功能障礙。

瞭解盆底肌肉運動使我們有備無患

輕微患者如果能夠持續不懈地進行盆底肌肉運動,可以消除子宮下垂的症狀,同樣的這種運動方式也有利於我們的身體健康發展。運動是生命的源泉,生命在於不斷地運動,這種運動並非只有患了子宮下垂症狀的人能夠進行,我們平時也可以隨時地鍛煉,這樣有利於預防子宮下垂症狀,同時也能夠讓我們的肌肉更加緊致。子宮下垂症狀並不可怕,只要我們積極的鍛煉病症終究會消失。

Recommended reading

盆腔超聲波檢查│簡單有效監測婦科病變│醫專薈婦科資訊中心

盆腔超聲波是一種非入侵性的檢查方法,用以檢查子宮、卵巢及輸卵管等部位,以確定女性生殖器官有否出現子宮肌瘤、卵巢囊腫和子宮內膜異位症等症狀,亦有助及早發現初期病徵不明顯的卵巢癌。

香港泌尿科│泌尿婦科 婦科檢查│醫專薈婦科資訊中心

醫專薈婦科資訊中心提供專業香港泌尿科/泌尿婦科專科資訊,分析女性下生殖泌尿系統及骨盆底之結構各功能異常,提供有效的預防及改善方法。醫專薈由專業醫學界人士策劃,為大眾提供正確的婦科病理知識和最新的醫療資訊。

產後滲尿子宮下垂 有得醫 - 醫專薈婦科資訊中心

懷胎十月固然辛苦,但生產後不代表「甩難」,媽媽除了要應付寶寶需要外,身體亦因經歷生育過程而改變,帶來種種不便。較常見的是產後骨盆底肌肉鬆弛,導致尿失禁,或是子宮下垂。 骨盆底肌肉運動減尿失禁尿失禁簡單如比以前容易尿急、尿頻,甚至尿意來時難以忍住,或咳嗽、拿重物時有滲漏,已經算是問題。婦產科專科醫生陳穎賢認為,產後媽媽可先練習骨盆底肌肉運動,以減輕症狀,「但尿滲持續 3 個月未有改善,應尋找醫生的專業意見;病情嚴重者,可考慮接受無張力尿道中段懸吊術(TVT 或 TVT-O),避免惡化。」手術於陰道植入纖維吊帶,並於兩邊腹股溝帶出,用以支撐尿道。陳穎賢解釋,吊帶可承托尿道,避免患者做增加壓力的動作時滲尿;吊帶亦不妨礙正常排尿,多數患者接受手術後皆可改善窘境。 或有不正常出血「產後婦女如果感到下身腫脹,或摸到有腫塊,

骨盆底器官脫垂治療方法

治療方法

一般而言,泌尿婦科醫生會因應患者的脫垂位置及嚴重性,決定最適合患者的治療方案,主要分為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

非手術治療:

骨盆底肌肉運動

輕微的子宮脫垂(子宮尚未掉出陰道口)的患者,建議在家多練習骨盆底肌肉運動(又稱盆底肌肉運動),有以下兩種方法:

躺臥式

  • 將骨盆底肌肉放鬆後,肛門用力收縮數 5 秒後再放鬆,每組 10 次,每日 3 組,習慣後可慢慢增加至 20 次。
  • 肛門用力夾緊後直接放鬆,休息一下之後再重複做。如果在做運動的過程中,感覺腹部不適或疲累,代表施力點不正確,應該只能在骨盆底出力,而非其他部位跟著用力。
女士可在家中以躺臥式自行練習骨盆底肌肉運動

站立式

  • 像憋尿般收縮骨盆底肌肉用力,每天反覆縮緊、放鬆 30 至 50 次鍛練骨盆底肌肉。
日常站立時也可隨時隨地鍛練骨盆底肌肉

手術治療:

泌尿婦科醫生陳穎賢醫生解釋,當子宮脫垂已經突出陰道口而對患者造成困擾(磨擦造成疼痛),醫生一般會建議進行手術治療。因為脫垂的子宮頸過度摩擦刺激,子宮頸病變的情況會較高,所以也建議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又稱柏氏抹片檢查)。

切除子宮手術

適合對象:
過了生育期、已決定不再生育的婦女及情況較嚴重的患者。

相關手術:
經陰道切除子宮,加上骨盆底修補術;如果情況較嚴重,患者有機會也需要接受陰道骶骨固定術,以減低復發機會

好處:
此為新式手術,成功率高。由於整個手術經陰道切除子宮,切除子宮後的傷口會縮回陰道內,所以外觀上並無傷口;亦因為傷口在陰道內,所以手術後的痛楚亦較小,大部分病人第二天就可下床,一般手術 3-5 天就可出院。

骨盆底器官脫垂症狀對比圖
骨盆底器官脫垂症狀對比圖

保留子宮的修補術

適合對象:
經過醫生評估後,適合進行此手術的患者。

相關手術:
曼徹斯特修補術(Manchester Operation)是其中一項保留子宮的修補術。

要點:
此等手術雖可保留子宮,但手術後並不建議再懷孕。

手術目的:
回復骨盆組織之正常位置,回復正常房事功能,回復正常大小便功能。


延伸資料

香港泌尿婦科協會
HKUGA
http://www.hkuga.org.hk/chi/information.php?c_id=5

Continence Foundation of Australia
https://www.continence.org.au/pages/prolapse.html

立即查詢
立即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