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膀胱過動症 - 醫專薈婦科資訊中心

甚麼是膀胱過動症? 如果經常感到尿意、尿頻或夜尿的情況,卻又並非患上尿道結石腫瘤、糖尿病或神經系統等毛病。

膀胱過動症:瞭解原因、症狀與改善方法,找回生活品質

膀胱過動症是一種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主要表現為尿急、尿頻,甚至可能伴隨尿失禁。這些膀胱過動症症狀不僅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還可能引發心理壓力和人際關係問題。瞭解膀胱過動症原因,例如神經系統異常、膀胱肌肉過度活動等,有助於患者更好地理解疾病並尋求適當的治療。

哪些人容易患上膀胱過動症?

膀胱過動症並非特定人群的專屬疾病,但某些人群的發病風險較高。以下是容易患上膀胱過動症的幾類人群:

1、年長者:隨著年齡增長,膀胱肌肉的功能逐漸衰退,容易導致膀胱過動症。

2、女性:由於懷孕、分娩和更年期等因素,女性的膀胱和骨盆底肌肉更容易受到影響。

3、患有慢性疾病者:如糖尿病、多發性硬化症或中風患者,神經系統受損可能引發膀胱過動症。

4、肥胖者:過重的體重會增加膀胱壓力,導致膀胱功能異常。

長期飲用刺激性飲品者:如咖啡、酒精或碳酸飲料,這些飲品可能刺激膀胱,增加患病風險。

瞭解這些高風險人群,有助於早期預防和發現膀胱過動症。

膀胱過動症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嗎?

膀胱過動症在全球範圍內都非常常見。根據統計,約有 16%-17% 的成年人受到膀胱過動症的困擾,其中女性的發病率略高於男性。儘管如此,許多患者並未及時就醫,主要是因為對疾病缺乏瞭解或感到尷尬。事實上,膀胱過動症並非難以啟齒的問題,而是一種可以通過適當治療和管理得到改善的疾病。瞭解膀胱過動症原因和膀胱過動症症狀,有助於患者更積極地面對疾病。

膀胱過動症會造成什麼影響?

膀胱過動症對患者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不僅限於身體健康,還包括心理和社交層面:

1、生活品質下降:頻繁的尿急和尿失禁會影響日常活動,甚至可能導致患者避免外出或社交。

2、心理壓力:許多患者因擔心尿失禁而感到焦慮或抑鬱,進一步影響心理健康。

3、睡眠障礙:夜間頻繁起床排尿(夜尿症)會打亂睡眠模式,導致疲勞和注意力不集中。

4、人際關係問題:由於疾病帶來的尷尬和不便,患者可能減少與他人的互動,影響人際關係。

這些影響凸顯了及時治療膀胱過動症的重要性。

膀胱過動症要如何改善?

改善膀胱過動症需要綜合多種方法,包括生活調整、藥物治療和行為訓練:

1、生活調整:

減少攝入刺激性飲品,如咖啡、酒精和碳酸飲料。

控制每日液體攝入量,避免過量飲水。

保持健康體重,減輕膀胱壓力。

2、行為訓練:

膀胱訓練:通過延長排尿間隔時間,逐步增加膀胱的儲尿能力。

骨盆底肌肉鍛煉:如凱格爾運動,可以增強骨盆底肌肉,改善膀胱控制能力。

3、藥物治療:

醫生可能會開具抗膽鹼藥物或β3受體激動劑,以減少膀胱過度活動。

4、手術治療:

對於嚴重病例,可能需要進行手術,如膀胱擴大術或神經調節療法。

通過這些方法,大多數患者的膀胱過動症症狀都能得到顯著改善。

膀胱過動症有哪些併發症?

如果膀胱過動症未得到及時治療,可能會引發以下併發症:

1、反覆性尿路感染:由於膀胱無法完全排空,殘留的尿液容易滋生細菌。

2、皮膚問題:尿失禁可能導致皮膚長期處於潮濕狀態,引發皮疹或感染。

3、心理問題:長期受疾病困擾可能導致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

4、生活功能受限:患者可能因擔心尿失禁而避免外出,影響工作和社交活動。

這些併發症進一步強調了早期診斷和治療的重要性。

膀胱過動症雖然常見,但通過瞭解膀胱過動症原因、症狀以及改善方法,患者可以有效管理這一疾病。

膀胱過動症完整療癒指南

膀胱過動症是怎麼得到的?

膀胱過動症(Overactive Bladder)的發病原因比較複雜,目前醫學界還沒有完全弄清楚。但主要認為它與這些因素相關:膀胱、輸尿管、尿道等的神經控制出現問題,導致膀胱肌不協調收縮,出現頻繁收縮的衝動,引起神經系統失調。如反覆的尿路感染可引起膀胱黏膜炎症,使感覺神經變得敏感,出現頻尿、急尿。隨著年齡增長,自主神經調節功能下降,尤其是更年期婦女。如壓力、焦慮等也可能引起排尿失調。還有中風、帕金森等疾病也會影響膀胱控制。另外,部分藥物如利尿劑也會引起頻尿等症狀。膀胱過動症的發病是多方面的影響下的結果,治療前需要醫生確定清楚誘發原因。

膀胱過動症有多嚴重?

膀胱過動症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較大影響:其主要表現為頻尿、急尿、夜尿增多等,嚴重影響正常工作、學習、生活。有20-30%的患者因症狀嚴重而需要專業醫療干預,部分難治性患者可能需要長期治療才能控制症狀。膀胱過動症本身不會直接威脅生命,但會增加尿路感染等併發症的風險。若合併上尿路梗阻等並發症,則會危害腎臟甚至生命。由於症狀頑固反覆,治療往往需持久積極。患者的依從性也會影響治療效果,部分患者最終只能依賴手術治療。但是整體來說,膀胱過動症對部分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重大,屬於相對嚴重的疾病之一,而大多數患者通過積極治療和自我管理都是可以控制症狀的。

如何診斷膀胱過動症?

診斷膀胱過動症主要根據病史和相關檢查,常用的方法包括:首先瞭解患者的主訴(如頻尿、急尿等)、病程、病情觸發因素等,預判診斷。並做尿常規檢查,檢測膀胱炎症、出血、尿路感染等其他疾病。同時做輸尿管動力學檢查,通過尿流率、平均及最大流量等參數,評估膀胱收縮力及尿道通暢程度。和做膀胱內視鏡檢查,直接觀察膀胱黏膜情況,除外炎症、癌變等疾病。最後做尿動力學檢查,進一步確認症狀與膀胱收縮的關係,判斷膀胱容量及合約功能。

膀胱過動症看什麼科室?

膀胱過動症屬於泌尿科疾病,主要需要就診泌尿科。建議初次發病時可以選擇綜合性大醫院的泌尿科門診就診,大醫院泌尿科設備較為先進,可以進行系統化的相關檢查,確定診斷,並可以根據病情制定完整的治療方案。如果已確診並在使用藥物控制病情,也可以選擇基層醫院的泌尿科繼續治療。但如果病情反覆發作,建議返回大醫院尋求進一步治療。如有並發的尿路感染、結石等其他泌尿系疾病,也需要在泌尿科醫生指導下進行相應的系統治療。所以,膀胱過動症的就診科室主要是泌尿科。選擇合適的醫療機構很重要,以便得到正確診斷和有效治療。

膀胱過動症患者如何飲食?

膀胱過動症患者的飲食調理很重要,建議:多食用富含維生素B1、B6的食物,如豆類、蛋類、全穀物、木瓜等,有助於穩定神經,減少膀胱痙攣。增加鈣、鎂、鋅等微量元素的攝入,可幫助平復過度活躍的膀胱。食用海帶、芝麻、堅果、乳酪等。並堅持多飲水,保持尿液淡黃清而不濃,可緩解尿意切迫感。每天飲水1.5-2升為宜。但不要喝茶、咖啡等含有咖啡因的飲料。忌食酸、辣及刺激性食物,如酸菜、韮菜、洋蔥、蒜、胡椒、薑、芥末等刺激性食物。還有忌食油炸、肥膩食品。食物宜清淡易消化。

膀胱過動症的日常照護重點

膀胱過動症的日常生活照護重點,建議:定時排尿,每2-3小時主動排空膀胱,不要憋尿。同時養成排尿日誌,記錄尿頻次及尿量。盡量避免刺激和疼痛,如臀部著涼、辛辣食物刺激、性生活不適當等。保持良好的便秘習慣,避免便秘對膀胱產生的壓力。平時多食高纖維食物,必要時使用軟便劑。適當學習放鬆技巧,正念冥想等,紓緩焦慮情緒對症狀的影響,還有保持心情愉快有助改善症狀。患病期間使用醫師開藥,按時按量服用。不可擅自停藥或更改藥物劑量。

Recommended reading

膀胱鏡檢查 找出膀胱炎/尿道炎成因│醫專薈婦科資訊中心

膀胱鏡檢查,即若於半年內出現膀胱炎或尿道炎達兩次以上,醫生會建議患者進行,以測試泌尿系統結構或功能;若半年復發症狀少於兩次,醫生亦建議患者保持良好生活習慣,注意個人衛生及增強抵抗力,以預防細菌感染的膀胱炎症。

女士尿滲或漏尿治療方法 - 醫專薈婦科資訊中心

不少女士用力咳、跑步、開懷大笑時,會突然出現滲尿的情況,事實上,這些都是應力性尿失禁的症狀,是最常見的尿失禁類型之一。 應力性尿失禁較常發生於多次分娩、身體肥胖、長期咳嗽或便秘,以及年長的女士。由於骨盆肌肉鬆弛,導致尿道控制能力降低,因此當腹腔壓力上升時,便會產生失禁。 此問題並非不治之症,只要積極應對,一般以微創手術 TVT-O 治療,治癒的機會非常高。一旦有漏尿情況,應該儘快向泌尿婦科或婦產科醫生求診,以免耽誤病情。 尿動力測試共有三項: 非手術治療 骨盆底肌肉運動:   如果應力性失禁情況嚴重,就可能需要以微創手術——無張力尿道中段懸吊術(TVT 和 TVT-O)治療。 TVT 及 TVT-O 手術的治療理論相同,主要將人工纖維吊帶置於中段尿道下組織,來支撐恥骨尿道韌帶(pubo-urethral lig

尿道炎及膀胱炎 - 醫專薈婦科資訊中心

預防勝於治療,若能從日常生活上的細節著手,便能大大降低患尿道炎或間質性膀胱炎的機會。如透過服用抗生素治療後也沒有好轉,半年復發超過兩次,或者一年復發三次以上,就應該找泌尿婦科醫生進行膀胱鏡檢查,如果置之不理,嚴重或會引致腎炎,甚至影響腎臟功能。 膀胱鏡檢查:婦產科專科醫生陳穎賢醫生解釋,如果膀胱炎不斷復發,有可能是泌尿系統結構或功能上的問題,一般醫生會建議這類病人做膀胱鏡檢查。首先醫生會將止痛潤滑啫喱放入尿道,然後將軟性光纖內窺鏡經尿道放入膀胱,之後用生理鹽水注滿膀胱,令膀胱漲滿後再作檢查。如有需要,醫生會同時進行組織活檢再作化驗。 半年復發超過兩次者,部份患者則可能患上間質性膀胱炎(IC)。 香港泌尿婦科協會HKUGAhttp://hkuga.org.hk/chi/information.php?c_id=4

認識膀胱過動症

一文全面認識膀胱過動症(快速導覽)

甚麼是膀胱過動症?

如果經常感到尿意、尿頻或夜尿的情況,卻又並非患上尿道結石腫瘤、糖尿病或神經系統等毛病,就有可能與膀胱過動症(Overactive bladder syndrome)有關。

此症屬功能性失調,患者以女性居多,醫生一般不建議強行忍尿,因為憋尿會增加尿液倒流至腎臟的風險,反會導致腎臟功能受損。

如果經常感到尿意、尿頻或夜尿的情況,或跟膀胱過動症有關。

症狀

  • 當有尿意時即須去小便,甚或伴隨漏尿情況 (急切性尿失禁
  • 日間尿頻,尤其24小時內排尿次數多於8次而每次排尿量不多
  • 夜尿

成因

膀胱過動症的病理機制尚未完全明確,但可能與膀胱迫尿肌肉過份敏感,或大腦不能有效地壓抑膀胱收縮,以致膀胱容量及尿液儲存量大幅減少有關。

檢查

在排除泌尿道感染 (尿道炎/膀胱炎)的可能性後, 便可進行尿動力學檢查驗證,目的是幫助醫生作出判斷,檢查患者的下泌尿系統是否正常運作。

透過專業儀器,可準確測量膀胱容量、尿流速以及膀胱和尿道壓力的變化,讓醫生了解患者下泌尿道症狀的成因。

排除泌尿道感炎的可能性後, 便可進行尿動力學檢查下泌尿系統運作,有助醫生作出判斷病因。(醫專薈婦科資訊中心)

治療方法

膀胱過動症並非自然老化現象,可透過非手術治療,及早改善病情。

1. 行為治療

  • 改變喝水習慣,避免接觸含酒精及咖啡因的飲品,以免刺激膀胱。
  • 患者經專業醫護指導下學習訓練膀胱控制尿意,逐步拉遠兩次小便之間的時間,減少排尿次數,回復正常的小便習慣。
改變飲水習慣,「少量多次」補水能降低膀胱的負荷。

2. 藥物治療

  • 使用抗膽鹼藥物、β3-腎上線素受體激動劑,透過阻斷膀胱受體使膀胱不再受刺激收縮。

3. 膀胱內藥物治療

  • 部份病情反覆的患者,可經由膀胱鏡直接對膀胱肌肉注射肉毒桿菌素,以阻斷膀胱肌肉神經傳遞,,達至放鬆膀胱的功效。
減少接觸含酒精及咖啡因的飲品,以免刺激膀胱。
立即查詢
立即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