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膀胱過動症?
如果經常感到尿意、尿頻或夜尿的情況,卻又並非患上尿道結石腫瘤、糖尿病或神經系統等毛病,就有可能與膀胱過動症(Overactive bladder syndrome)有關。
此症屬功能性失調,患者以女性居多,醫生一般不建議強行忍尿,因為憋尿會增加尿液倒流至腎臟的風險,反會導致腎臟功能受損。

症狀
- 當有尿意時即須去小便,甚或伴隨漏尿情況 (急切性尿失禁)
- 日間尿頻,尤其24小時內排尿次數多於8次而每次排尿量不多
- 夜尿
成因
膀胱過動症的病理機制尚未完全明確,但可能與膀胱迫尿肌肉過份敏感,或大腦不能有效地壓抑膀胱收縮,以致膀胱容量及尿液儲存量大幅減少有關。
檢查
在排除泌尿道感染 (尿道炎/膀胱炎)的可能性後, 便可進行尿動力學檢查驗證,目的是幫助醫生作出判斷,檢查患者的下泌尿系統是否正常運作。
透過專業儀器,可準確測量膀胱容量、尿流速以及膀胱和尿道壓力的變化,讓醫生了解患者下泌尿道症狀的成因。

治療方法
膀胱過動症並非自然老化現象,可透過非手術治療,及早改善病情。
1. 行為治療
- 改變喝水習慣,避免接觸含酒精及咖啡因的飲品,以免刺激膀胱。
- 患者經專業醫護指導下學習訓練膀胱控制尿意,逐步拉遠兩次小便之間的時間,減少排尿次數,回復正常的小便習慣。

2. 藥物治療
- 使用抗膽鹼藥物、β3-腎上線素受體激動劑,透過阻斷膀胱受體使膀胱不再受刺激收縮。
3. 膀胱內藥物治療
- 部份病情反覆的患者,可經由膀胱鏡直接對膀胱肌肉注射肉毒桿菌素,以阻斷膀胱肌肉神經傳遞,,達至放鬆膀胱的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