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小習慣助妳從日常生活入手掃走婦科煩惱!

人人皆知日常均衡飲食、多做運動有助維持身體健康,但各位女性又知道日常可以做些甚麼來維持婦女健康嗎?以下分享的三個生活習慣,相信能幫助你掃走婦科煩惱!

三個小習慣助妳從日常生活入手掃走婦科煩惱!(快速導覽)

一、留意來經狀態

很多女性都擔心月經準時與否的問題,可你知道經量多寡其實也能反映女士健康嗎?小編以往曾聽說經血量多有利體內「排毒」,便特意詢問醫生是否屬實,原來這說法並無醫學根據!婦產科專科醫生陳穎賢指,如果發現經期超過7天、血塊增多等異常情況,又或出現缺鐵性貧血症狀,例如:頭暈、面色蒼白等,也有可能跟子宮肌瘤、子宮內膜增生等有關。

此外,小編身邊有朋友每三、四個月才來一次月經,是俗稱的「四季經」,以為屬正常現象,但原來這也有可能是身體響起的警號!陳穎賢醫生又稱,來經稀疏,或因多囊卵巢綜合症、內分泌失調引起。她建議女性可簡單記錄每次來經日數及流量,若發現身體出現不尋常的症狀,宜進行盆腔超聲波檢查找出病因。

二、預防私密處感染

當我們免疫力降低時,一旦有細菌(如大腸桿菌)入侵尿道,便會容易引發泌尿道感染,包括尿道炎和膀胱炎;另外,若陰道內的乳酸桿菌減少,使酸鹼度失衡,以致念珠菌等致病菌有機可乘,亦可能會造成念珠菌陰道炎。數據指,逾半女性曾經歷最少一次婦科感染,我們可以怎樣減低患上泌尿道炎症的風險呢?

陳穎賢醫生建議:

  • 女性日常可儘量穿着鬆身透氣的衣物和內褲,勤換護墊及衞生巾,減低私密部位的細菌滋生;
  • 培養每天飲用充足水份、切勿養成憋尿習慣,外出如廁可先自行消毒,有助預防泌尿道炎症;
  • 補充含有乳酸桿菌的益生菌,除了有效恢復陰道菌叢平衡,增強免疫力,更能改善腸道健康,減少便秘。

三、定期婦科檢查

很多女性以為婦科疾病不會無緣無故「找上門」,便懶得定期進行婦科檢查。但其實定期檢查有助讓我們及早發現身體出現的毛病,尤其當近年乳癌已超越大腸癌成為本港第二常見癌症時,定期檢查的重要性更是不容忽視!

陳穎賢醫生建議25歲或以上婦女,應把乳房盆腔超聲波檢查列入每年恒常體檢習慣;年滿40歲或以上,宜每兩年進行一次乳房造影檢查;而曾有性經驗的女士,則應每一至三年定期接受子宮頸細胞檢查 (又稱柏氏抹片檢查),有助及早發現子宮頸癌前病變。

為了自己的健康著想,各位女性絕對不能偷懶!從今天起培養以上三個習慣,減低患上婦科疾病的風險。


(以上內容謹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治療建議。如有任何疑問,請向專業醫護人員查詢。)

立即查詢
立即查詢